8月份网上股票配资,镁信健康镁信健因“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被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点名。
作者 | 资市分子
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镁信健康虽已建立起覆盖保险公司、药企和患者的庞大生态,但其IPO招股书揭示出严峻的财务现实。
公司三年亏损超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现金储备急剧收缩。尽管营收显著增长,但高昂的营销开支、快速膨胀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以及逐渐下滑的研发投入,让其盈利前景不明,资金压力凸显。
今年8月,镁信健康的两款APP(SDK)遭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点名,原因是“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体现出其在隐私保护或信息安全处理方面的不足。
01
连续亏损
2025年6月,镁信健康正式向联交所递表。
公司成立于2017年,至今完成7轮融资,累计筹资31亿元。
镁信健康对外提供两大解决方案:智药解决方案和智保解决方案。前者为药企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商业化方案,帮助药企整合多元支付方;后者为保司提供全面的端到端方案,推动健康险创新。
截至2024年末,镁信健康已累计服务约160万名患者(涉及医疗支出GPV 397亿元),逾90家保司(包括2024年中国保费收入前20大保司),以及逾140家药企(包括全球前20大公司中的18家)。
2024年,镁信健康覆盖了中国40%已上市的1类新药,包括60%以上的肿瘤相关药物(不计中成药、诊断试剂、疫苗及血液制品)。
镁信健康近年营业收入呈现上升态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0.69亿元、12.55亿元、20.35亿元,智药解决方案收入占比59.3%,智保解决方案收入占比35.9%。这和创新药械及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趋势一致。
创新药械2019年(923亿元)至2024年(16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9%,专家预计2030年将增至4102亿元;后者2019年(7066亿元)至2024年(97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7%,专家预计2030年将增至23568亿元。
繁荣表象之下,镁信健康净利润连年亏损,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46亿元、-2.88亿元、-7580万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超8亿元。
02
资金压力
镁信健康将亏损主要原因归咎于业务营运的大量资金投入,该等投资用于建立必要的基础架构,包括技术开发、业务营运、平台建立、团队扩充等。“我们将该等短期亏损视为策略性投资,将带来可观的长期成长机会”,镁信健康称。
一方面是造血能力有待考证,另一方面镁信健康的巨大花销还得持续。
2022年至2024年,镁信健康销售及分销开支(营销推广、薪金福利、差旅)分别为5.57亿元、5.72亿元、6.74亿元。截至2024年末,镁信健康拥有260名雇员负责销售及营销职能,主要分为品牌管理团队及市场开拓团队。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方面,镁信健康连续三年为负,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42亿元、-4.36亿元、-3.53亿元。
债务方面,2022年至2025年4月,镁信健康的计息银行借款分别为8777.9万元、2.76亿元、1.27亿元、2.59亿元;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分别为1.69亿元、2.26亿元、5.44亿元、5.69亿元。由此可见,镁信健康对借款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同时,随着贸易规模的提升,应收规模也在膨胀,令公司现金流更加吃紧。
巨量的借款也使公司财务成本(主要是计息银行借款利息)不断增加,2022年至2024年分别录得556.4万元、561.7万元、936.4万元。
还有大幅积压的存货。镁信健康2022年至2025年4月的存货账面净值分别为1051.5万元、1608.2万元、1.5亿元、4.32亿元。
两头挤压下,镁信健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据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3.54亿元、7.16亿元、3.78亿元。算上定存、金融资产,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现金资源为15.26亿元。
总体上,公司净资产从2022的19.44亿元下降到2024年的17.5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33.59%上升至2024年的43.15%。
资金压力下,镁信健康研发费用开始走下坡路。2022年至2024年数据分别为1.06亿元、0.72亿元、0.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9%、5.8%、2.9%。
总体来看,镁信健康现金流逐年吃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较快。
根据说明书,镁信健康计划将此次IPO募资额用于扩展及升级为保司及药企提供的服务及解决方案;加速推进一码直付一体化平台的发展;强化mind42.ai、MediTrust Rx基础涉事及MediTrust Healthcare基础设施;以及投资收购等。
03
“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被点名
作为用户量巨大医药多远支付平台,镁信健康如何保护隐私及数据安全,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2025年8月,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为持续整治APP(SDK)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本市APP(SDK)的抽查中,共发现145款APP(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其中镁信健康便占两款,分别是“一码直付”和“HMB健康管理”,所涉问题均是“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镁信的健康险销售也多次遭点名。
2023年11月,多方报道显示,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于业内下发通知,要求有关机构协助提供2022年8月1日以来修订及新开发的部分在售产品清单。具体清单中的第四条,便是“与镁信健康、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等第三方合作的健康险产品”。
消息显示,这直接导致了镁信健康下架“女性特药保险”等敏感产品,被盖上了“伪创新”的印记。
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镁信健康旗下保险经纪公司被处以警告并罚款33万元。
据悉,处罚是因为“开展保险销售时未出示客户告知书;向被保险人隐瞒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保险业务档案存在缺失、错误和要素不全;核心业务系统不符合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管理要求”。
时任镁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董武涛也收到了行政处罚。
天眼查显示,近年来镁信健康涉及司法案件也较多。
镁信健康在“风险因素”中也提到,公司及公司管理层、雇员、股东及其关联方可能面临诉讼、合同纠纷、与雇佣相关的争议以及其他法律及行政程序或罚款,这可能会对公司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声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